黑马续作《我叫赵甲第2》难出圈,看懂男频分账剧为什么没人做

黑马续作《我叫赵甲第2》难出圈,看懂男频分账剧为什么没人做

二是外部竞争环境的加剧。《我叫赵甲第》填补的男性特供剧市场的缺口,在三年前是客观存在的,但伴随着微短剧的发展、男频向内容海量供应,这部分需求已经被快速填补。

而从这种逻辑,或许不难进一步理解为什么能够在市场砸下7700万分账的《我叫赵甲第》,在三年来并没能带动市场的跟风,制造新的行业爆款。

其根本原因在于,相较于女供向剧集,男性特供剧面对着受众粘性差、传播愿望低、需求替代性强的问题。

包括《庆余年》《赘婿》等男频IP改编剧,在创作上都会考虑融合女性受众偏好,尽可能打开全性别受众市场,而这些剧集的受众画像,也确实有60%的受众为女性。《我叫赵甲第》的成功,能够给行业提供的模式参考性还是较低的。

而从平台扶持层面看,在2023年曾经有平台剧集业务负责人提出过“以男性赛道撬动平台新增量”,但多年来,相应项目或中道夭折,或如2023年管云鹏主演的《在下李佑》等剧反响不及预期,再未出现类似的男性特供剧。

《在下李佑》剧照

伴随着市场降温、平台降本,类似的探索已经越来越缺乏声量。

甚至整个分账剧市场,在2023年微短剧起势以来,已经越来越难打造爆款。

近三年来,除了去年有过分账破5000万的《披荆斩棘的大小姐》等少数作品,市场再未出现《一闪一闪亮星星》《我叫赵甲第》这样的高分账项目。取而代之的,则是长视频平台的微短剧不断创作分账纪录,今年还出现了分账3000万的《原罪》等。

一方面,是平台分账重点的偏移,分账长剧的商业模式在短剧浪潮下似乎没有那么性感;另一方面,开发分账剧的行业腰尾部公司,在平台扶持、市场风向、制作周期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,大量转战微短剧。

男频分账剧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,成为行业发展历程中的短暂闪光。

《我叫赵甲第2》目前的表现,或许可以印证这样的观察,而其本身的品质又不足以挑战市场,制造新的机遇。对于从业者来说,如何在内容创作与市场需求之间取得平衡,始终是一门必修课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
相关推荐

十大紧缺药材排名:药材市场最缺什么药材?
如何使用 Surface 手寫筆
下载365app

如何使用 Surface 手寫筆

📅 09-12 🔥 725
微信语音收藏能保存多久
下载365app

微信语音收藏能保存多久

📅 08-17 🔥 558
三星手机想格式化怎么办?这几个方法轻松解决!
京瓷1040/1060/1020 1120 1125 等机型提示非原装墨粉盒解决方法
谢霆锋的人品到底怎么样?张学友说了大实话,网友:真敢说