这位在中国男足帅位上摇摇欲坠的老帅,竟被伊拉克媒体称为“世界名帅”,理由直指他深耕西亚足坛二十年的履历:
2006年带领伊朗闯入世界杯,执教阿曼时爆冷击败日本,甚至对约旦队的战术弱点了如指掌。
现实的是,伊万的违约金仅需50万美元,而伊拉克足协为解雇卡萨斯已豪掷同等金额——这笔买卖,怎么看都像是一场精打细算的赌局。
要不要成全这场“跨国跳槽”?
在中国足协的会议室里,决策者们正面临前所未有的两难。
伊万带队8场仅积6分,18强赛垫底的成绩单早已触怒球迷;但若此时放走主帅,6月对阵印尼的生死战将由毫无磨合的新帅仓促接手。
《天津日报》透露,足协内部暂无意换帅,只因合同中的“阶段性目标条款”尚未触发——但谁都清楚,这不过是拖延时间的借口。
讽刺的是,伊拉克的挖角反而给了中国足协一个台阶。
伊万若主动辞职,足协既能省下违约金,又能将战绩低迷的锅甩给“主帅三心二意”。
但问题在于,这位71岁老帅的执教生涯始终与西亚紧密捆绑:
他曾公开抱怨“中国球员在俱乐部踢不上比赛”,却又对归化球员的使用犹豫不决;他推崇的4-2-3-1阵型在国足水土不服,却被伊拉克媒体认为“与本国阵容完美契合”。
一边骂“快滚”,一边怕“更烂”
社交媒体上,“感谢伊拉克足协助攻”的表情包疯狂刷屏。
有球迷戏称:“这是国足本届世预赛最接近胜利的时刻——终于有人接盘伊万了! ”
有人翻出旧账:黄政宇单场丢失6次球权的灾难表现、王大雷的“黄油手”失误、归化球员阿兰枯坐冷板凳的镜头……这些画面共同拼凑出球迷对伊万的集体不信任。
另一种担忧逐渐浮出水面:如果连伊拉克都抢着要的教练,真是我们错怪了他?
数据显示,伊万接手后国足控球率提升12%,射正次数增加3.2次,只是锋线转化率始终低迷。
前国脚范志毅的吐槽一针见血:“现在的问题不是教练不行,是球员能力断层! ”
这种撕裂的舆论场,折射出中国足球更深层的迷茫——我们究竟需要怎样的领航者?
亚洲足坛的魔幻现实:9队换帅背后的生存法则
本届18强赛至今,已有9支球队更换主帅,占参赛队半数。
澳大利亚换帅后豪取三连胜,沙特新帅带队逆转日本,就连印尼都因启用归化球员战略而逆袭——唯独中国男足在“换与不换”的纠结中原地踏步。
伊拉克足协的果断,恰恰反衬出中国足球的患得患失。
他们宁愿支付双倍违约金也要豪赌世界杯,而中国足协却连解雇一名71岁老帅都要算计舆论和经济成本。
荒诞的是,伊万在西亚的声望建立于2006年世界杯的辉煌,但这已是二十年前的陈年往事——如今的抢人大战,更像是对中国足球现状的黑色幽默。
是逃兵,还是先知?
面对伊拉克的邀约,伊万科维奇至今保持沉默。
知情人士透露,他私下多次表达对西亚足球环境的怀念:“那里更纯粹,压力反而更小。 ”
150万美元年薪 世界杯晋级奖金的诱惑,对比中国足协的120万美元合约,让这场跳槽充满现实考量。
若真成行,6月10日伊拉克对阵约旦的生死战将充满戏剧性——伊万可能带着对中国足球的失望,在西亚赛场证明自己。
中国男足,或许又将陷入“换帅-短期反弹-长期低迷”的循环。
有球迷尖锐提问:“如果伊万带伊拉克晋级世界杯,我们该骂他无能,还是骂自己愚蠢? ”
这场跨国风波尚未落幕,但答案早已写在亚洲足坛的生存法则里:
别人在风暴中果断换舵时,我们却还在争论该不该修补漏水的船舱。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